热搜词:

高校75万买的产品网上卖300三位专家“掉坑里”:我对普联品牌不熟悉

本报记者 程维 北京报道

" 重庆三峡学院花 75 万元买 1 个 299 元的路由器 " 事件持续走热,5 月 11 日,业主方评标专家胡仲华在独家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时称,3 位评标专家 " 遭遇了虚假应标 "。

三峡学院的业主方评标专家胡仲华说,中标结果未能列出 3 件设备中的另 2 件价值更高的设备,也是导致本次事件成为舆论焦点的原因之一。(截图中的另一家公司的该型号价格稍低)。

器材与投标参数不符

所谓虚假应标,是指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 ‌ 提供虚假或误导性信息,如材料造假 ‌、人员信息虚假、技术参数虚假响应 ‌ 及 ‌ 冒用他人名义投标,误导评标专家的行为。‌ 技术参数虚假响应指投标文件中承诺的技术指标或服务能力与实际不符,例如产品参数不满足采购需求却虚假填写。

" 我们在评标时,根据重庆市打造营商环境的管理办法,只要投标方在投标文件中承诺,其投标参数满足条件,那评标专家就必须视其为满足条件、满足要求,评标专家就只能允许他进行第二次报价。" 胡仲华 5 月 11 日晚称," 当他第二次报价是最低价,按照程序,就只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 我也就此跟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沟通过,像这种虚假应标,按照流程,也只能在公示后进行处理。" 在该招标结果 5 月 9 日公示后,胡仲华说," 我核查了一下中标结果中的设备之一‘出口防火墙’用的是普联的 TL-R473G,发现这是一个路由器,根本不是防火墙,当天下午就马上跟重庆公共资源中心汇报了这一问题,得知按政府采购流程,需要公示后,才能处理虚假应标。"

胡仲华发现上述问题的时间节点,早于媒体报道。

三峡学院 5 月 11 日发布《说明》称,5 月 9 日,学校工作人员查询相关资料,发现拟中标的产品(普联 TL-R473G)不符合该校要求的技术标准,并开展取证工作。经核查和取证,拟中标供应商响应的产品实际是普通的千兆有线路由器,与学校要求的网络防火墙技术标准严重不符。学校立即向采购代理机构申请,按相关规定对项目实施采购终止,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该《说明》称,鉴于本项目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5 月 10 日重庆市政府采购网已发布采购终止公告。

3 位专家 " 掉坑里了 "

" 为什么在评标时,没有发现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有线路由器?" 记者问道。

胡仲华称,3 位专家在评标时,主要精力放在其应标的参数是否能满足招标需求上了,由于电子设备产品型号众多,没想到投标方给评标专家挖了一个大坑:应标的参数符合标准,但是最终用于实现这些参数的设备型号完全不足以支撑这些参数——由于专家不可能对所有电子产品的型号都熟悉,所以掉进坑里了。

" 我对普联这个品牌不熟悉,但是如果它标注为 TP-LINK,那一眼就能发现问题。" 胡仲华说。

他表示,3 位评标专家中,其中一位是重庆市主城区的一家软件企业的人,另一位的具体专业暂不知。

公开信息显示,胡仲华是三峡学院科研处的工作人员,他 2000 年在《重庆三峡学院学报》上发表有《几个词频统计程序的对比》。2023 年 3 月 24 日,胡仲华与其他 10 人共同获得了 "5G IOT 通信中权衡能量效率和频谱效率的优化方法 " 发明专利授权。

胡仲华还向记者确认,《中标公示》中的 "75 万元买 1 个 299 元的路由器 " 之所以引起争议,还在于该《中标公示》中,未将应标的 3 台设备全部列出来,也就是说,另外还有 2 台价值几十万元的设备,未在该《中标公示》中列出来,最终引发 "75 万元买 1 个 299 元的路由器 " 这一离奇事件。

(编辑:郝成 审核:张荣旺 校对:颜京宁)